主頁 > 教育文章 >過敏性休克

過敏性休克送院人次10年增逾倍

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全身過敏反應,如未及時救治,足以致命。本月28日至7月4日是今年世界過敏周,有團體今日(27日)舉行記者會討論香港過敏性休克情況,指出去年有約350人次因過敏性休克入院,較10年前增加逾1倍,雖然被處方救命針(腎上腺素自助注射器)的人增加,但團體認為仍未足夠。有醫生提出,公眾和醫管局要明白處方救命針,不但能救病人一命,亦可以協助節省醫療資源。

香港過敏協會指出,過敏性休克可以在患者接觸致敏原數秒至數分鐘內發病,導致血壓急速下降,引起暈眩,呼吸困難,甚至失去知覺,若不及時注射救命針,可能會死亡。而致敏原很多,有些在香港不為人知,例如今日出席記者會的患者吳先生在2011和2015年均試過在地盤工作時被蟻咬,導致腿部紅腫幾日,亦曾頭暈入院,他一度以為自己只是中暑。直至去年,吳先生再在地盤被蟻咬,出現頭暈、嘔吐及喪失意識,被送進聯合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一周,後來轉介到瑪麗醫院,經皮膚測試,才確診是紅火蟻過敏性休克,現時仍在接受脫敏治療。

免疫及過敏病科醫生李曦引述香港大學年初發表的報告指出,2018至19年被轉介至瑪麗醫院臨床免疫科的成年患者中,超過10%的人有「自發性」過敏性休克,即原因或致敏原不明,但只要花些時間查找,還是可以找到致敏原。他指出該10%患者當中,有60%後來亦發現是「小麥依賴—運動誘發」的過敏性休克(Food-Dependent Exercise-Induced Anaphylaxis,FDEIA),即患者進食小麥後做運動,便有機會誘發過敏性休克。

李認為近年醫管局在治療過敏性患者上已做得比以往好,譬如2019年,有27.9%過敏性休克患者獲處方救命針,較2018年增加了6個百分點,惟整體而言,仍然只得少於三分一患者獲處方救命針;2019年有約350人次因過敏性休克入院,較10年前增加超過1倍,反映這些有確切需要的患者未能獲得合適治療。

香港過敏科醫學會主席何學工則認為,需求始終比供應大,對過敏性休克成人患者的支援,仍需要改善。何又指出,過敏性休克是所有過敏症當中最危險、最有機會致命的過敏反應,「冇咩驚得過過敏性休克,病人病發,我驚到個心都離埋,因為要爭分奪秒」而處方救命針,不但可以救患者一命,亦預防了患者出事後或需要使用更多醫療資源,長遠而言,一枝成本幾百港元的救命針,既可幫病人在社區有能力照顧好自己,亦可協助醫管局善用醫療資源。

而是否為過敏性患者處方救命針,目前香港未有指引,主要憑醫生診症時就病人情況作出判斷。何強調,暫時無意提出數字標明1年應處方多少救命針,但希望醫管局和公眾可以更了解過敏性休克,並看到協助病人在社區照顧自己的重要。

來源: https://hk.on.cc/hk/bkn/cnt/news/20200627/bkn-20200627135720691-0627_00822_001.html

img/allergy-attack.jpg


分享文章

分享 分享
  • 麥迪過敏、香港過敏測試中心
    麥迪過敏、香港過敏測試中心

    我們分享過敏資訊。中心已經註冊在醫務化驗師專業業務的公司名單 (2021-2024)

    網站

CAAM Faber 最新一代全面 IgE測試,不受藥物影響,送往意大利化驗,驗295種致敏原分子,測試超過 95%可避免的致敏原,

AiLergy 全面 IgE 過敏原分子測試,不受藥物影響,送往奧地利化驗,驗295種致敏原分子

相關文章

過敏性休克

接觸昆蟲黏液可致 嚴重過敏

最近市民發現新界北及西九龍多處,例如上水、元朗,均出現一種紅...

更多
過敏性休克

世界過敏週之【過敏性休克】 嚴重者15分鐘內致命

嚴重者15分鐘內致命,不少香港人或有過敏體質,然而未必每個人...

更多

預約及查詢

星期一至五:
上午9時至晚上 6時 / 晚上9時至10時

星期六:
上午9時至下午5時

星期日及公眾假期:
休息